|
磁盘阵列[wiki]数据恢复[/wiki]软件教程系列,本文急于写出是因为furennan朋友[wiki]硬盘[/wiki]raid5的阵列损坏发生问题,希望他能够尽快恢复手中的数据,不足之处不断纠正。
上一次给大家讲述了使用R-Studio恢复[wiki]格式化[/wiki]/丢失分区/[wiki]删除[/wiki]等数据恢复的方法和工具一文[R-Studio网络汉化版使用教程与下载],这篇文章以磁盘阵列[wiki]RAID[/wiki]5展开丢失数据的恢复。数据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给大家讲述如何去应用,这样可以根据您遇到的情况去变化,经验的丰富性可以更好的节省时间和最大化的挽救计算机数据灾难;
————————————————
声明:非经过本人同意,禁止转载
————————————————
教程开始,模拟建立RAID5为例,图中硬盘并不是组建的raid,这里是模拟操作,是操作的范例,方法相同;
1:打开R-Studio数据恢复程序,如下图: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2:建立虚拟RAID5,组合环境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点击Create Virtual Raid5
3:加入实际硬盘,来完成RAID的组合,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使用虚拟RAID恢复数据,可以方便有效的节省时间和硬盘资源,不需要镜像IMG文件,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在raid数据恢复中大家提到使用RAID Reconstructor来完成磁盘阵列数据丢失的恢复,RAID Reconstructor是需要建立img文件,并且目标盘要超过源盘[wiki]容量[/wiki],否则程序会提示容量不足,RAID Reconstructor建立img后并未完成磁盘阵列raid的恢复,只是将原盘作了镜像,所以较为麻烦;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如上图你会看到物理硬盘加入到了虚拟raid中,操作方法:
选中需要加入磁盘阵列(RAID)的硬盘,使用鼠标左键拖动到建立的虚拟RAID5卷中,一一加入后,硬盘将被虚拟建立了RAID,这个时候和恢复单块硬盘没有区别,可以扫描硬盘,获取到RAID中的数据了。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磁盘阵列恢复一直被称之为高端恢复技巧,也没有太多的人去透漏其中的技巧和操作方法,其实当您了解磁盘阵列的工作方式,然后配合阵列恢复技巧,大部分的磁盘阵列RAID丢失类数据恢复都可以完成,我会在以后不断给大家写出更好更多的数据恢复技巧和应用,让大家遇到各类数据恢复称心应手,也希望能够发表您的建议简解,分享您的体会心得,大家更好的进步。
文中软件下载地址:http://bbs.intohard.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附录磁盘阵列基础知识:{论坛选摘}
RAID 0使用一种称为“条带”(striping)的技术把数据分布到各个磁盘上。在那里每个“条带”被分散到连续“块”(block)上,数据被分成从512[wiki]字节[/wiki]到数兆字节的若干块后,再交替写到磁盘中。第1块被写到磁盘1中,第2块被写到磁盘2中,如此类推。当系统到达阵列中的最后
分割数据可以将I/O负载平均分配到所有的驱动器中。由于驱动器可以同时写或读,使得性能显著提高。但是,它却没有数据保护能力。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那么数据就会全盘丢失。因此,RAID 0不适用于关键任务环境,但是,它却非常适合于视频、图象的制作和编辑。
RAID 1也被称为镜象,因为一个磁盘上的数据被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如果一个磁盘的数据发生错误,或者硬盘出现了[wiki]坏道[/wiki],那么另一个硬盘可以补救回磁盘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和系统中断。另外,RAID 1还可以实现双工——即可以复制整个控制器,这样在磁盘故障或控制器故障发生时,您的数据都可以得到保护。镜象和双工的缺点是需要多出一倍数量的驱动器来复制数据,但系统的读写性能并不会由此而提高,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AID l可以由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
RAID 2是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开发的带海明码校验磁盘阵列。磁盘驱动器组中的第1个、第2个、第4个……第2的n次幂个磁盘驱动器是专门的校验盘,用于校验和纠错。如下图:七个磁盘驱动器组建的RAID 2,第1、2、4个磁盘驱动器(红色)是纠错盘,其余的(紫色)用于存放数据。RAID 2对大数据量的读写具有极高的性能,但少量数据的读写时性能反而不好,所以RAID 2实际使用较少。
由于RAID 2的特殊性,只要我们使用的磁盘驱动器越多,校验盘在其中占的百分比越少。如果希望达到比较理想的速度和较好的磁盘利用率,那最好可以增加保存校验码[wiki]ECC[/wiki]码的硬盘,但是这就要付出更多硬盘的购买成本,来确保数据冗余。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来说,它比下面所说的RAID 3,4或5要简单。
RAID 3,即带有专用奇偶位(parity)的条带。每个条带片上都有相当于一“块”那么大的空间用来[wiki]存储[/wiki]冗余信息,即奇偶位。奇偶位是编码信息,如果某个磁盘的数据有误,或者磁盘发生故障,就可以用它来恢复数据。在数据密集型环境或单一用户环境中,组建RAID 3对访问较长的
连续记录有利,不过同RAID 2一样,访问较短记录时,性能会有所下降。
RAID 4是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和RAID 3很相似,不同的是RAID 4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RAID 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 4一次一竖条。所以RAID 3常须访问阵列中所有的硬盘驱动器,而RAID 4只须访问有用的硬盘驱动器。这样读数据的速度大大提高了,但在写数据方面,需将从数据硬盘驱动器和校验硬盘驱动器中恢复出的旧数据与新数据校验,然后再将更新后的数据和检验位写入硬盘驱动器,所以处理时间较RAID 3长。
RAID 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5把奇偶位信息也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而并非一个磁盘上,大大减轻了奇偶校验盘的负担。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RAID 5却能提供较为完美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它适合于输入/输出密集、高读/写比率的应用程序,如事务处理等。
其它几种组合方式随后加入。。。。。。。。。
[ 本帖最后由 甜橙 于 2007-9-11 15: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