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伺服口是不可以破损的,一旦破损,空气中的灰尘就会进入硬盘内部。而对于磁盘的盘面来说,一粒灰尘就相当于一个炸弹。即使只有一粒灰尘进去,在高速旋转的盘片上,灰尘会像弹球一样跳来跳去,不断击中盘面,形成大大小小的坏扇区。因此,硬盘厂商对于这样的硬盘是不予维修的。大家可以看到,在伺服口的贴纸上,都会有这样的说明——Warranty Void If Remove(一旦破损,保修失效)。但正是在这个盘体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地方,某个硬盘厂商有意无意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设计失误。如图,某些硬盘厂家用来保护伺服口的材料,除了没有足够的凹陷以外,保障硬盘内部绝对无尘工作环境的竟然是一张15mm×8mm、厚不到0.1mm的小纸片(真的是纸片)!只要一个不小心刮破这张薄纸,整个硬盘就全报废了。稍有DIY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硬盘安装的过程中,要把硬盘插到硬盘架上,其侧面和机架有点磨擦是很正常的事,而且这个地方也是拿硬盘时手指最容易戳到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凹陷而把纸片暴露在这个位置上那简直就是在玩火了。如果哪个硬盘厂商在不少顾客因为不小心刮破了这张纸导致硬盘报废后,拒绝为顾客提供三包服务,而要让顾客来为他们的设计失误买单,那样就确实有点过分了。现在的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5.对于伺服缺陷,也要借助于专业工具。相应的专业工具可以通过重写来纠正伺服信息,解决部分磁道伺服缺陷。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
逻辑坏道实际上是磁盘磁道上面的校验信息(ECC)跟磁道的数据和伺服信息对不上号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这个差距主要是由于工厂与PC机容量的计算方法不同而造成的。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数、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因PC机中每扇区容量为512字节,所以硬盘容量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总容量(字节数)=512×磁头数×柱面数×每磁道扇区数。例如,MAXTOR6Y080L0硬盘的磁头数为16、柱面数为158816、每磁道扇区数为63,则其总容量的计算方法为:512×16×158816×63=81964302336字节。
工厂计算方法:81964302336字节/1000/1000/1000=81.96GB。
由于计算机和大多数软件是以l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计算,所以看到的容量是这个值左右:81964302336字节/1024/1024/1024=76.33G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