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b36 发表于 2006-12-3 12:10:05

MT维修思路

一、听声音(自检音)正常的硬盘通电后应该有咔嚓一声,磁头飞起。然后移动发出滋的一声。

1:敲盘: A:硬盘发出急促的敲击声。一般都是磁头问题。
         
      B:在寻道的过程中伴随着敲盘    1、非主头损坏(对4D以上有多个磁头的盘)      对4D以前
                              的盘      1、2的情况可能交错产生
                              2、磁头卡住了                  

                              3、固件坏了。注意:12#模块可能是MT特有的某种校准
                                             参数。盘片表现为好一半坏一半。
                                                
                                                由WD引深尔来。

                              4、磁头老化。一般是540、740有此现象。

                              5、电板老化。但MT的电板不会出现此现象。

                     A:固件问题
2:寻半道:一般是
                B:电板有可能不匹配(不是原配电板)                           

3:寻道过程中有磨盘的声音。 一定是盘片有问题。

二、上PC3K检查(根据一的情况来分别处理)


1、敲盘:首先换正确的板,根据盘体的PCB编号,结合固件清单来搭配。最好找原配板,找不到的情况下才      
      使用兼容的板。

2、寻道过程中伴随的敲盘:先松电机螺丝。松一点再通电听声音,再紧螺丝。
                                          
                                          A:BASY
3、寻半道:先跳成完全模式(有些盘可能被人修过,在做SF),
   
         然后用AT起转。可能的情况                  B:美钻的盘可 能转一下就停。                                                         

                                          C:认盘比较慢

                  A:SF过程没正常退出
4、寻道声正常,但不认盘
                   B:MT的四个基准模块(18、1B、1D、37)校验错或ID丢失。

                  A:好一半、坏一半。      
5、寻道正常能认盘,但是
                  B:对于2F、6E的盘有不稳定的色块出现。

三、对不认盘的处理(也就是LDR的加载方式)      

1、LDR加载的基本原则A:盘体当前的校验决定了LDR的校验。这里的当前主要针对硬盘可能被他人写过固                  
                  件。

                B:电板决定了LDR的类型。它们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LDR中包含的磁头数可以与当前硬盘的物理磁头不同。但要注意:可以少于当前
                     
                  盘的磁头数,不能多余(需要实践来证明)。

                                              A:2头是主头
                D:对于6Y(VW0)的盘固件区主磁头有两种情况       它们通常使用200的电板
                                           B:3头是主头

                6Y负头1F是空的,以一个6Y的盘为例。假设主头写测试跑数,而这个盘的主头是2。                可找一个主头为3的LDR加载,原来的负头3就变成了主头。因为负头的1F是空的。这                时写1F实际是对负头(把负头当作主头来维修)在操作。写完后主头的写测试可能                通过。再换过来加载符合磁盘的LDR(2头为主头) 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LDR来把主                头变为负头或负头变为主头来维修。         
                  

2、LDR的加载方式:A:交换电板:以4D PKR芯片的盘为例:进入正常的菜单加载LDR时报错。但手里没有
                  合适的4D PKR芯片的盘体。可采用DSP芯片的电板放到PKR的盘体上加载PKR芯片的                  
                  LDR。
            
                B:当6Y的盘加LDR后BASY。可以更换兼容性不好的电板,再加载与盘体匹配的LDR。

                C:模块交换:即PKR芯片的盘体用DSP菜单加载LDR。DSP芯片的盘体进PKR菜单加载。
                  在BASY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RESET ATA的方法。对于6Y的盘当加载LDR后BASY。
                  可以采用先初始化后不BASY---》RESET ATA--》加载LDR。

         
         A:初始化         
         
         B:LDR的ROM
    基本要素:      
         C:LDR的MODULE

         D:RESET ATA
         
                                    A:1F模块丢失、ID、校验丢失         

                                    B:OVERLAYS出错,导致1F不可读。
3、经常碰到的三种错误:1、CONFIG EROOR:没有读到1F模块。
      
                  维修方法参考6Y(VW0)的解决方法。                              
                                    C:37#模块错,导致整个固件区不可读。

                                                DATA COPY1
                                       37#模块包括             这两个SMB是不                                                                  DATA COPY2      

                                          同的。DATA COPY1是固件区的SPT表。DATA
                                        COPY2是逻辑CHS到UBA的翻译,也就是SA区的
                                       翻译。
                                                                     

               2、ROAD MAP EROOR:LDR的校验错。注意:单碟的盘不会报此项错误。维修方法参
                                           考LDR加载的基本原则。

               3、超时报错:此时要禁止RESET ATA。


               4、进入菜单后第一步应该做SA WRITE TEST。注意:6E的盘加LDR后,写测试不过
                                                    可以写RAM再试。加与不加
                                                RAM是两种结果。对于2F的盘
                                                要做实验。

                                                6Y的盘不会报ROAD MAP ERROR      
                                                要判断LDR的校验是否正确,
                                                可以通过加RAM来判断。有时
                                                加RAM可能会敲盘。6Y有时加
                                                LDR后因为校验不对可能有缓
                                                慢敲盘的现象,并报超时,
                                                当回车后会就位。状态灯正
                                                常。

       写测试返回的结果:A、返回0。表示正常,模块可以写入。

                   B、跑数后很快返回一个绿色的数字。表示做复位四项可以正常操作。但写模块
                     
                     一般会写不进去。

                   C、报错后返回0。说明OVERLAY COPY1出错。

                   D、跑数后报错。表示写入测试没有读出。

                   E、直接报错。此时千万不要对固件区进行任何操作。


采用的维修方法:对于B:采用热交换的方法。

    在PC3K中    对于C:直接写模块。

             对于D、E: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做热交换,但是成功率较低。一种在PC3K里做         
             UBA的偏移。方法(先后顺序):加LDR后写RAM,退出菜单(复位DSP)。再进去。            写测试
            。写全部模块。写测试。但要注意此时一定不能断电。对于D可能写测试已经正常。E可能
            跑数报错。再写SMB。

         做过上面的步骤后,一般报ROADMAP ERROR的一般都不会再报错了。

    在HRT里。采用加CP、复位、初始化变量,看指示灯是否报错来判断写测试是否正常。

          如不正常:写基本模块、写全部模块(包含了SMB)。这里的模块的扩展名都为BIN。全部模块         的扩展名是BLA。

四、检查固件格式

1、首先看OVERLAYS和39#模块是否正常。对于3X、5T还要看负头的校验和主头是否一致(采用把39#、48#模
    块读出)。

2、看固件中的序列号与盘体的序列号是否一致。ID是否有丢失的现象(没有打勾)。

3、37#模块是否正常。正常的情况固件中应该是SA DEFECT NO FIND。如果发现有缺陷就表示不正常。
在复位四项中如果P表不能复位,但P表模块能够看到。说明SA区有缺陷。跟37#模块有关。因为37#模块是P表长度的定位。写37#模块。如果SA区有缺陷,用偏移做好了。则那个37#就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用其他的37#来替代。
4、写38#、39#、4F后OVERLAYS COPY1还不正常,就要写SMB里的DATA COPY1。

5、复位四项中的18、1B、1D、37#出现ID或校验丢失的情况,可以尝试写模块来修复。

6、复位不了G表。在写测试通过,G表模块存在的情况下。写G表模块。6E、6Y的G表没有ID。

7、写了P表模块后,在做坏道前,一定要做一边再生。

8、6Y的盘在做坏道时一定要看。长时间(30秒)BASY就要断电。否则有可能敲盘。因为6Y的磁头非常脆弱。
9、WD的盘做坏道要开REMAP。

10、6Y的盘做G转P可能出现不认盘或BASY的情况。6Y有两个G表。(用户区、保留区)。做6Y的盘要打开REMAP。再G转P。打开G表看缺陷,要保证所有的勾变成减号。




数据恢复时。做热交换,可接外接电源。用3K的数据线。接待修盘用AT起转。用DE做镜像。

热交换的两种方式:一种AT起转。一种先加LDR(可能会失败),写RAM,再加LDR。所有的热交换都是为了让写测试正常通过

u4999 发表于 2006-12-3 14:48:24

学习一下。。。。。。。。。。。。。。

zhongxm 发表于 2007-11-25 22:55:14

zhhustc 发表于 2007-12-13 20:03:09

thank you very much

kljna 发表于 2007-12-27 16:18:43

不错!

huangliangqi 发表于 2009-1-4 18:21:38

好资料,学到了不少东西

dw07 发表于 2009-1-5 11:41:43

还是有点晕乎。。。。。。。。。。

mahuafeng 发表于 2009-1-11 18:44:27

下谢谢下谢谢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ychaos 发表于 2009-1-12 20:12:16

好资料,学到了不少东西

leijiahon 发表于 2009-8-30 16:45:38

好资料,学到了不少东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MT维修思路